龟苗
孵化期
龟蛋孵化是个精细活儿,需要格外注意细节才能提高孵化成功率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:
01/不要试图帮助龟苗破壳
当我们看到龟苗在即将裂开的龟蛋里蠢蠢欲动时,却一直不肯破壳而出。有些养殖户“好心”想把龟苗拉出来。其实龟蛋裂壳后需要1-2天龟苗才能完全爬出来。因此,帮助龟苗破壳是不可取的。
如果龟苗在龟蛋发育天数不足,没有达到人工破壳的时间,容易导致龟苗胎死蛋中;龟苗发育天数足够迟迟不肯破壳而出,如果采用不恰当的方法破壳,容易造成正常发育的龟苗因细菌感染而死亡。
02/前期准备与取蛋
1. 发现与标记:
* 在产卵区发现龟蛋后,不要立刻移动。先用无毒记号笔在蛋壳朝上的一面(通常是稍微凸起、颜色略深或有气室感的一面)轻轻做一个**小标记(如一个小点或十字)。标记必须在移动前完成!
绝对不要旋转或翻转龟蛋!龟胚胎附着在蛋壳顶部,翻转会导致胚胎脱离膜而死亡。
2. 小心取蛋:
*标记后,用非常轻柔的动作将蛋取出。最好用手在蛋下挖开沙子/土壤,托着蛋底取出。
避免摇晃、碰撞或挤压。
3. 孵化介质准备:
* 常用介质:蛭石(推荐)、珍珠岩、细沙、水苔或它们的混合物。蛭石因其良好的保湿透气性最常用。
* 消毒: 使用前将介质用开水烫过或微波炉加热消毒,然后**彻底晾凉。
* 湿度调节:介质需要预混水分。达到“握紧成团,松开即散”的状态(蛭石为例)。过湿会导致蛋窒息发霉,过干会导致蛋脱水萎缩。具体湿度要求因龟种略有差异(水龟通常比陆龟要求稍高)。
4. 孵化容器准备:
* 使用带盖的塑料盒(如饭盒、整理箱)。
* 在底部铺上约5-8厘米厚的预混好湿度的介质。
* 用干净的手指或工具在介质上压出一个个与蛋大小、深度匹配的凹坑。
03/孵化过程中的监测与管理
1. 减少干扰:
绝对不要频繁开盖或翻动龟蛋!每次开盖都会导致温湿度波动。仅在必要时(如检查介质湿度、短暂通风、后期观察破壳)才小心开盖。
2. 定期检查(谨慎进行):
目的:主要检查介质湿度、有无发霉、蛋有无异常(凹陷、开裂、发霉、流液、发臭)。
动作要轻、快。开盖时间尽量短。
观察蛋:正常发育的蛋会逐渐变得饱满、有光泽,后期可能能看到内部血管或小龟轮廓(对光照射 - 照蛋)。如果蛋明显凹陷、发霉、有异味、渗漏不明液体,很可能是死胎阿或坏蛋。
3. 处理坏蛋:
一旦发现明显发霉(霉菌已深入蛋内)、渗液、恶臭的蛋,必须立即移出孵化盒,防止感染其他好蛋。
轻微表面霉斑:可以用干净棉签蘸少量稀释的聚维酮碘溶液或抗真菌药(如达克宁粉)轻轻擦拭霉斑处,并稍微加大通风。但要密切观察,如果霉斑继续发展或蛋出现其他不良迹象,也应移除。
4. 耐心等待:
孵化期因龟种和温度差异很大,从50天到200多天不等(常见水龟多在60-90天)。要有耐心,避免心急。
04/注意养殖盆的水深度
由于刚出生的龟苗体质相对比较弱,养殖时水深应过龟苗的背部为宜,这样的水深既可以让龟苗顺利进食,还能满足龟苗的正常呼吸。但是有些养殖户没有注意龟苗养殖的水深高度,有时水深超过龟苗伸长脖子的高度,而且养殖盆中由于没有设置平台,这样容易导致龟苗不能顺利呼吸从而引肺炎。
* 标记朝向,永不翻转!
* 温湿稳定,精准控制!(温度计、湿度计必备)
* 介质湿度,“握成团,松即散”。
* 减少干扰,避免频繁开盖!
* 及时剔除坏蛋,防止感染!
* 破壳不帮忙,耐心等自出!
* 卵黄囊未收,不入饲养箱!
每个龟种的具体要求可能不同,在开始孵化前,务必查阅你所孵化龟种的详细资料(特别是温湿度范围和孵化期)。 细心、耐心和稳定的环境是成功孵化龟蛋的关键!
END